《水调歌头》全诗,苏轼的水调歌头全诗
发布时间:2025-02-20 11:52:24 商业分析
《水调歌头》全诗赏析
1.创作背景与题记
《水调歌头》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词牌名为《水调歌头》,创作于丙辰年(1076年)中秋之夜。苏轼当时在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因政治上的失意,借酒消愁,创作了这首词以抒发自己的情感。
词的开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简洁地交代了创作的背景,表现了作者当时的欢愉与豁达。2.开篇设问与引出问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是《水调歌头》的开篇,作者以问句的形式引出对月亮的思考,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通过“宫阙”和“何年”这两个词语,作者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向往。3.抒发情感与哲理思考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里,苏轼以“乘风归去”寓意对归隐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通过“起舞”和“弄清影”,苏轼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的追求。4.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里,苏轼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因思念而夜不能寐的情感。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通过反问,作者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5.人生哲理与美好愿景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里,苏轼通过对人生与月亮的对比,表达了一种哲学思考,即事物都有其规律和必然性。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最后一句,苏轼表达了对亲人和朋友的美好祝愿,以及对人生的乐观态度。《水调歌头》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苏轼在词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亲人的深情厚意。这首词不仅在当时受到广泛的赞誉,而且至今仍被广大读者所喜爱。
- 上一篇:4月2号是什么节日,4月2号是几日
- 下一篇:丽科杰,丽科杰咪喹莫特乳膏效果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