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比率包括哪些 效率比率怎么算?
效率比率是某项经济活动中所费与所得的比率,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一般而言,涉及利润的有关比率指标基本上均为效率比率,如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效率比率是企业评估经营效益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1. 流动性比率
流动性比率是用来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比率。它反映了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关系,即可用于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常见的流动性比率有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大于2时,企业可以足额偿付其短期债务;速动比率大于1时,企业才有能力偿付其短期债务。
2. 营运效率比率
营运效率比率是评估企业运营效率的指标,主要包括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等。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应收账款周转率=信用销售/平均应收账款
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净值
这些比率指标能够帮助企业评估其资产的有效利用程度以及运营效率的高低。较高的比率值表明企业更有效地运用了其资产。
3. 构成比率
构成比率也称结构比率,是指某项财务指标的组成部分与总体数值的比率。它反映了一项指标的构成特征,有助于了解企业经营活动的结构和特点。
常见的结构比率有销售成本构成比率、财务费用构成比率等。这些比率指标能够揭示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通过不同时期的比较还可以揭示其变化的趋势。
4. 相关比率
相关比率是反映不同经济指标之间关联程度的比率,在衡量企业经营效率时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常见的相关比率有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和销售净利率等。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净资产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
通过计算这些比率指标,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并帮助企业进行经营决策。
效率比率包括流动性比率、营运效率比率、构成比率和相关比率等。这些比率指标能够帮助企业评估其短期偿债能力、运营效率、经营结构和财务状况,有助于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