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经济师中级都考什么科目
经济师,作为我国经济领域的重要资格证书,其考试内容一直是考生关注的焦点。中级经济师考试,作为经济师考试的一个重要级别,其考试科目和内容更是备受瞩目。以下是关于中级经济师考试科目及内容的详细介绍。
《经济基础知识》
中级经济师考试的第一门科目是《经济基础知识》。这是所有考生必须参加的公共科目,它涵盖了以下六大板块的基础专业知识:
1.经济学基础:包括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
2.财政:涉及财政学的基本理论、财政政策、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等。
3.货币与金融:包括货币银行学的基本理论、货币政策、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等。
4.统计:涉及统计学的基本理论、统计方法和统计分析。
5.会计:包括会计学的基本理论、会计准则、会计处理和财务报表分析等。
6.法律:涵盖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合同法、公司法、劳动法等。《专业知识与实务》
中级经济师考试的第二门科目是《专业知识与实务》。这一科目分为10个专业可选,包括:
1.工商管理:涵盖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2.农业经济:包括农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农业政策、农业企业经营等。
3.财政税收:涉及财政税收的基本理论、税收政策、税收管理等。
4.金融:包括金融学的基本理论、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监管等。
5.保险:涵盖保险学的基本理论、保险产品、保险市场、保险监管等。
6.运输经济:包括运输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运输政策、运输企业经营等。
7.旅游经济:涉及旅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旅游政策、旅游企业经营等。
8.建筑与房地产:包括建筑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房地产政策、房地产企业经营等。
9.人力资源管理:涵盖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10.国际贸易:包括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实务等。考试形式与要求
中级经济师考试设公共科目《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科目《专业知识和实务》,题型均为客观题。应试人员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应试科目,方可取得相应级别资格证书。
《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两门科目,每门科目满分100分,合格标准为60分。考试内容紧密围绕经济领域的实际需求,旨在考察考生对经济理论和实务的掌握程度。
考试组织与实施
中级经济师考试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组织,每年举行一次。考试的具体时间、地点和报名流程等信息,考生可关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方网站或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公告。
中级经济师考试内容丰富,涵盖面广,考生需在备考过程中全面掌握相关内容,提高自己的经济理论水平和实务能力。
- 上一篇:硅胶鼠标垫,硅胶鼠标垫手感
- 下一篇:篮球世界杯开打,篮球世界杯开始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