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驰号

首页 > 商业分析

商业分析

不问苍生问鬼神,不问苍生问鬼神讽刺谁

发布时间:2025-03-12 14:31:53 商业分析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贾谊》一诗,以“不问苍生问鬼神”为题,通过对贾谊故事的咏叹,深刻揭示了统治者对人才的忽视,以及对国家民生大事的漠视。此诗不仅是对古代政治的批判,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感慨。

1.贾谊其人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主张改革弊政,提出许多有关国计民生的政治主张。他的一生却充满了抑郁和不得志,因遭诬陷而被贬。

2.借古讽今的咏史诗

李商隐的这首《贾生》是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通过贾谊的典型事例,抒发了诗人对贤才不得重用、自身流落不遇的感慨。

3.“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含义

“不问苍生问鬼神”指的是贾谊,即《贾生》。这句诗讽刺的是汉文帝,虽然史称其为有道明君,但实际上他对国家民生的大事不闻不问,却对鬼神之事津津乐道。

4.汉文帝与贾谊的对话

有一次,汉文帝召见贾谊,却不去询问国家大事,而是专注于鬼神之事。这反映了汉文帝对国家社稷的不思进取,以及对贤才的不重视。

5.“宣室”的背景

“宣室”是汉朝长安未央宫前殿的正室。李商隐在诗中提到的“宣室”,指的是汉文帝与贾谊对话的地点,这里象征着皇帝的权力和地位。

6.“可怜夜半虚前席”的解读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句诗意味着汉文帝与贾谊空谈了半夜,却未涉及国家民生的大事,只是关心鬼神之事。这反映了当时政治的空虚和无奈。

7.选举中的“问鬼神”

在,各行各业多有祖师爷或敬拜的神明,如鱼民拜妈祖,警察拜关公,运输业拜三太子。甚至有参选人在选举中请24尊神明助选,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人们对鬼神的依赖和对现实政治的不满。